近日,2019年知識產權行政執(zhí)法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重慶開班。三聚陽光總經理張建綱應邀與來自國家及地方知識產權局的專家共同為學員進行了授課。培訓班共設置七個專題,張建綱總經理授課的專題為“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一直是知識產權行政執(zhí)法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張建綱總經理授課時,分別從設計專利的保護客體、實質相同和明顯區(qū)別判斷、相同和相近似判斷、權利沖突、證據(jù)認定等方面為學員做了詳細地講解,并通過多個實際案例讓學員更好地理解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特點和法律適用等問題。
“有一家生產餐具用貼紙的公司,曾經向法院起訴另外一家生產玻璃水杯的公司侵犯他們的外觀設計權利,理由是該水杯上印有與其貼紙上相同形狀和顏色的圖案。最高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最后認定侵權不成立。這是為什么呢?”
張建綱總經理繼續(xù)向在場的學員解釋道,“外觀設計是要以產品為依托,不能脫離產品獨立存在的。這個案子中的餐具用貼紙,具有獨立存在的產品形態(tài),可以作為產品單獨銷售。被訴侵權杯子上雖然印有相同的圖案,但圖案為油墨印刷,不能脫離杯子單獨存在,不具有獨立的產品形態(tài),不能作為產品單獨銷售。被訴侵權產品和涉案專利產品用途不同,不屬于相同種類產品也不屬于相近種類產品。因此,被訴侵權設計未落入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也就不構成侵權?!?/p>
此次授課,幫助學員深入了解了外觀設計專利制度及外觀設計近似判斷中的對比方式,為實際工作中的操作提供了可行的思路與借鑒,提升了學員日常執(zhí)法辦案工作中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處理能力。
兩個小時的授課結束后,學員們還向張建綱請教了日常執(zhí)法辦案工作中遇到的其他疑難問題,張建綱先生均給予耐心地解答。
張建綱總經理是首批全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北京市優(yōu)秀專利代理人、江蘇省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代理實務培訓教師,還是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研究生導師。在從業(yè)的 15 年中,處理超過 500 件專利無效及專利糾紛案件,部分典型的案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打擊專利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例、專利復審無效十大案件及北京市專利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件等,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編寫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2014—2018)》收錄。除此次行政執(zhí)法能力提升培訓班外,張建綱還多次為企業(yè)、專利代理師、知識產權專業(yè)的學生授課。